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战】2012高三地理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学案

【备战】2012高三地理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学案_第1页
1/2
【备战】2012高三地理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学案_第2页
2/2
备战 2012 高三地理学案最后冲刺之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区一、地质构造概述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震旦纪时,高原的主体(藏北)及江河上源一带曾处于隆起状态,其周围则为凹陷区。青藏高原的成陆历史,即特提斯海在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南撤,每次运动留下一条山脉。山脉较为稳定的地壳段落以地台型沉积为标志,地貌景观则是山间盆地和广阔的高原面。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山开始隆升。但此时青藏高原海拔并不高。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同时在高原内部则形成一些新的断陷和山岭。孢粉组合特征表明,当时的高原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二、高原的隆升与高度青藏高原面从上新世晚期的海拔 1000m 上升到目前的平均 4500~5000m,累计上升量共有 3500~4000m,这表明在第四纪期间平均每年上升 2mm。而晚更新世以来的 10 余万年,每年上升 10mm 以上。重复水准测量还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目前依然保持着年平均 3.2~12.7 mm 的上升量。三、青藏高原地貌特征 四、地貌外动力及地貌类型1.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发育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的高山带。第四纪冰川规模远比现代冰川大,冰川形态类型除常见的冰斗冰川、山谷冰川等外,还有面积达 150km2的小冰帽、数十平方千米的平顶冰川,以及少量山麓冰川。类型复杂的冰蚀地貌和冰川—冰水—冰湖堆积物,在现代地貌发育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2.冰缘作用和冻土地貌青藏区冰缘作用的范围远远超过冰川作用区。各大山系雪线以下附近一定高度内,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西部,以地表冻融作用强烈为特征的冰缘过程占绝对优势。3.流水作用流水作用在青藏区的不同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强大的侵蚀作用使边缘山脉形成具有多级谷肩,俗称谷中谷的深切峡谷,包括世界之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4.其他外动力作用包括湖水作用、岩溶作用、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在青藏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五、主要地貌单元 (1)青海北部山地盆地:由阿尔金—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地(东段)组成。(2)青南山原:包括长江源山原和黄河源山原。(3)唐古拉山地与藏北高原:唐古拉山是长江与怒江和藏北内陆区间的分水岭,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 6621m。藏北高原海拔 4500~5000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西部为大片内陆区,多湖盆,东部地形切割较强,渐显山高谷深特点。(4)藏南山地与谷地:包括冈底斯山、藏南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战】2012高三地理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