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力的分解[目标定位] 1.进一步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知道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3.理解力的分解原则,会正确分解一个力.一、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原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一个已知力 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那么,与已知力 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 F 的两个分力.3.力的分解依据: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分力. 想一想: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一定比该已知力小吗?答案 不一定;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还有可能等于分力.二、矢量相加的法则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 或三角形法则 ) 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数值相加的物理量.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三角形定则.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图 381 想一想: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案 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运算法则的不同.一、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2.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3.力的效果分解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3)利用数学知识解三角形,分析、计算分力的大小.4.两种典型情况的力的分解(1)拉力 F 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 F1和竖直向上的力 F2如图 382 甲.(2)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析力 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 F2.如图乙.1图 382F1=Fcos α,F2=Fsin α,F1=mgsin α,F2=mgcos α.例 1 如图 383 所示,轻杆与柱子之间用铰链连接,杆的末端吊着一个重为 30 N 的物体,轻绳与水平轻杆之间的夹角为 θ=30°,求轻绳和杆各受多大的力?图 383解析 悬挂重物的绳子对 O 点的拉力 F=G,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一个是沿绳方向拉轻绳,一个是沿杆方向压杆(因轻杆处于静止时杆所受的弹力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解得F1==60 N F2=≈52 N答案 60 N 52 N二、有限制条件的力的分解力分解时有解或无解,关键看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表分力的有向线段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