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人名片韦庄(约 836~910),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应物四世孙。广明二年(公元 881 年)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中和二年(公元 882 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乾宁元年(公元 894 年)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询入蜀宣谕。光化三年(公元 900 年)除左补阙。天复元年(公元901 年)为西蜀王建掌书记。天祐四年(公元 907 年),劝王建称帝建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平章事。终于蜀,谥文靖。曾居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旧址,后人又称“韦浣花”。诗多忧时伤乱之作,怀古感旧,缘情而发。其词尤具特色,内容虽不外男女欢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感情真挚,笔调清新,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多用白描手法,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作家。二、诗词故事秦妇吟秀才广明二年(881 年),韦庄在长安应举及第,适值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未能脱走。于是,亲眼看到了战乱之惨状,有感而发,写了《秦妇吟》一诗。该诗借一秦妇之口,揭露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及官军的腐败、残暴。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成了韦庄的代表作。人称其“秦妇吟秀才”。三、文题背景1.韦庄的《菩萨蛮》词,共有五首,前后呼应,一气流转,是在章法结构方面极有次第的一组作品。与其他词人随意为某一曲调填写许多首歌的情形,颇有不同。韦庄曾多年流寓江南,即江浙一带,这五首《菩萨蛮》,为韦庄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课文节选的是第二首。2.杨柳《论韦庄词》江南春水碧于天,江北佳人梦魂牵。往事悲情词中诉,一字一句泣红颜。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词的主题是赞美江南(一说是思归),宜用赞美的口气读出。二、悟读,诗情画境杏花,烟雨。此时,江南三月天,莺歌燕舞,草长花红,春风正暖。他是初到江南的书生,想要终老江南,又难舍家乡的好风景,一时惆怅。因为他终究还是过客,不能停留在江南的花花世界里。漂泊的旅人欲归不能,只能在这美丽的江南,租一叶小舟,一人独坐,也许能明白这深切的乡愁,究竟为了何人。何人在低声细语,何人又在感叹,落花流水,天上人间。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词从哪些方面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