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导与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导与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6
【导与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6
【导与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6
第 19 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②变迁的特点。2.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与通信发展进步的表现。3.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进步;②各种传媒的优势与特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服饰变化(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表现2.饮食文化变化(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3.居室建筑变化(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出现欧化的新式住宅。4.社会习俗变化(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的影响。(2)表现 受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影响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生活改善,使社会主义新风尚大大发扬;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人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四”巧记速记实录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更新(1)特点:更迭速度快,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2.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1)邮政(2)电信(3)电话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2)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4)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在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讲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导与练】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时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