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学习目标】课标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重点:简述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要思想观点及评价。难点: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自主梳理】一、 宗教改革的背景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产生和发展。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后,各国的___________思想十分活跃。政治方面:教会实行剥削压迫政策。二、宗教改革的过程1.马丁·路德的改革(1)导火索:1517 年,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徒出售________,搜刮民财。(2)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___________ 的发表(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___________ (4)性质:这是一次反对天主教会的______________改革运动。(5)影响:改革后创立的__________与原来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合作探究一】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马丁·路德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背景:马丁·路德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风靡全欧,起到推动作用。(2)思想主张:____ ____;____ ___论(3)思想影响: ① ② ③三、宗教改革的实质、意义【合作探究二】欧洲宗教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合作探究三】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思路提示:相同点从背景、性质、内容、作用上考虑,不同点从斗争形式、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产生的作用考虑)【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2007 山东文综)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2.(2007 上海历史)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3.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的是A. 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16 世纪欧洲的宗教领域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加尔文则提出了“先定论”。这反映了①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人文主义宗教观盛行 ③宗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