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2015 版高中化学 2.2.1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 21.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而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D.两电极上分别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答案】D2.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 H2SO4,在 Cu 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应是构成原电池,且铜电极作正极。【答案】A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经外电路流入负极【答案】A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锌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浓 HNO3比稀 HNO3更易氧化金属铜【解析】A 项中铝直接通过化学反应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B 项中 Zn、Fe 与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Zn 失电子被氧化;C 项中铁与水直接反应生成了氧化物;D 项说法正确,但不属于原电池反应。【答案】B5.X、Y、Z 三种金属,若 X、Y 组成原电池,X 作负极;把 Y 放在 Z 的硝酸盐溶液中,Y 表面有 Z 析出。则 X、Y、Z 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Z>Y>XC.X>Z>Y D.Y>X>Z【答案】A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 H+浓度均减小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答案】C7.将用导线连接的电极 X、Y 插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 X→YB.若电极材料分别为锌片和铜片,则 Y 为锌片C.X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若电极材料都是金属,则金属活动性:X>Y【解析】电子带负电荷,故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A 项错误;电子从 X 极流出,经导线流向 Y 极,故 X 极为负极、Y 极为正极,X 比 Y 活泼,B 项错误、D 项正确;X 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项错误。【答案】D8.微型锂电池可作植入某些心脏病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所用的电源,这种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 LiI,其中的导电离子是 I-。下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