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讲 生物的进化[考纲要求] 1.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Ⅰ)。2.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一、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1.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生物界在类型上具有多样性。3.生物界在模式上的统一性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不同生物之间总有一个或几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存在着统一的模式。4.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二、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1.选择是进化的动力(1)人工选择同种生物存在着众多变异个体――――→―――――→(2)自然选择同种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个体――――→――――→(3)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2.种群的变异性(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生物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形形色色的基因型。(2)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3.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1)含义1① 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② 基因频率=×100%。③ 基因型频率=×100%。(2)相关计算① 若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基因 A 的频率为 p,基因 a 的频率为 q,则 p + q = 1 ;② 若基因型 AA、Aa、aa 的频率分别为 D、H、R,种群总个体数为 N,则 p=D+H,q=R+H。(3)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所决定的。(4)促使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等。4.自然选择导致适应(1)适应① 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② 是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特征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③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证据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不同表现型桦尺蠖蛾,在工业污染前后数量的变化。(3)结论自然选择导致生物进化性变化。5.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1)异地的物种形成种群――――→两个种群――→遗传组成出现差异――→新物种。(2)同地的物种形成二倍体植物――――→二倍体配子―――――→四倍体(新物种)。[判一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