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1)能量的源头——阳光;(2)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5)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7)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8)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10% ~ 20% 。4.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全球性。5.生物圈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9.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0.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1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1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第二关:易错易混——判一判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 )(2)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细胞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4)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 )(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 )(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 )1(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 )(9)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 CO2( × )(10)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 )(11)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