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重要程度:★★★☆☆]1. 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2.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① 实验过程及现象②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化学信号,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2)温特的实验① 实验过程及现象②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从玉米油、麦芽等材料分离出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确定是吲哚乙酸。1.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下列是利用燕麦胚芽鞘做的一系列实验,分析相应的对照实验得出结论。1(1)图①②对比分析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长的物质的合成),或垂直光照并未引起胚芽鞘的生长弯曲。(2)图①③对比分析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3)图③④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端的缘故。(4)图①②③④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和单侧光的影响有关。(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中的某种物质有关。(6)图⑥⑦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7)图⑤⑥⑦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该物质叫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生长,因此命名为生长素)(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的原因而已。(9)图③⑨⑩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10)比较图⑪和⑫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2. 分析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1)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总结(2)分析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2A、B 为极性运输,C、D 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总结易错警示 与生长素发现有关的 4 个误区(1)生长素的产生、感光部位在尖端,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在尖端完成,但发生效应的部位在尖端以下。(2)温特实验证明“影响”是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如光、声音等,因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