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挤密桩复合地基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问题 为检验地基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的变化,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应根据场地地基情况确定低级处理后,在开工前先在临近场地或建筑物场地,做出试桩复合地基,待试验取得数据后,再设计基础。试桩复合地基达不到设计要求,尚应修改处理方案。实际工程中,不少工程事先不搞试验,而是在处理好复合地基上做实验,这种做法假如试验数据符合要求尚可,否则将造成被动,再实行补救措施,延误工期,且不理想。也有一些地方,平常注意积累资料,总结出几种典型软基础地质情况,加上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也可以参照资料而免去做试验。 2、成孔问题 成孔方法有机械成孔和人工成孔两种,应根据地质情况、钻孔深度及施工条件而定。成孔时,地基土的含水率一般应掌握再12%~23%:低于 12%成孔较困难,且对生石灰块水解提供水分不足;当大于 23%时,易颈缩,或成桩后桩心软化,因此,低于最优含水率的土需加水增湿,大于最优含水率的土,需实行晾晒干措施。基坑应预留不少于 0.2m 厚土,待成孔填料后,再将挤松的土挖掉,这样才能保证挤密效果。 3、挤密问题 挤密桩复合地基关键在于挤密,如何充分发挥挤密作用,施工是关键。合理的填料配合比及仔细的夯实,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常用的填料配合比有多种,如灰砂桩为生石灰块:中砂=7:3(体积比),灰砂碎石桩为生石灰块:中砂:粒径 20~40mm 碎石=5:2:3 或 6:1.5:2.5,也可适量加入粉煤灰,可提高桩的强度。 有些挤密桩复合地基完工后,桩顶的地面隆起,出现裂缝,或混凝土垫层完成之后,在垫层上隆起而裂缝,这是挤密桩一部分膨胀力向上释放的结果,实际上等于削弱了挤密桩的挤密作用。为避开这种能量的消耗,一般可在桩顶标高下 300mm 高用 3:7 灰土夯实填密实封顶,可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工程复合地基完工之后,虽然也用灰土封了顶,但不立即做混凝土垫层,结果仍出现桩顶隆起,附近地面鼓包。为避开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复合地基完工之后,应立即做混凝土垫层,有条件时,最好边完成复合地基边做混凝土垫层。 4、局部遇枯井、坑、沟等处理问题 基坑开挖后,或经钎探后发现建筑物地基下有被杂土或杂填土或素土填充的枯井、洼坑、沟漕等,必须及时处理。除对埋深较浅的可用填土的方法处理外,一般可用挤密桩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局部地基情况,桩深可取一致,也可深浅不等,以桩底抵承好土为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