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 30 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 苏教版 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 3 的第三、四、五章内容。从宏观方面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稳态和人与环境。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此单元在高考中是高考三大考点遗传、代谢和调节之后最重要的考查内容。(2)考查内容①“J”型和“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理解与应用。② 生态系统的结构中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③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图解与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④ 生态瓶的制作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3)考查形式选择题:②③中的特定知识点加上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和群落演替。非选择题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 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理解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种间及种内关系。② 以生态系统的概念为核心,综合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复习方法① 比较法并结合曲线复习“J 型”和“S 型”种群数量变化。② 图解法复习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食物链(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③ 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学会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分析。第 30 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重要程度:★★★☆☆]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12.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① 概念: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② 常用的测定方法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b.标记重捕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① 概念a.出生率:该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b.死亡率:该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②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3)迁入率和迁出率① 概念a.迁入率: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② 意义: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会导致种群数量发生改变。(4)年龄结构①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② 类型类型特点增长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退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③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5)性别比例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