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步步高】(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问题诊断与突破 第三章 古诗鉴赏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

【步步高】(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问题诊断与突破 第三章 古诗鉴赏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_第1页
1/13
【步步高】(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问题诊断与突破 第三章 古诗鉴赏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_第2页
2/13
【步步高】(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问题诊断与突破 第三章 古诗鉴赏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_第3页
3/13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略语 古诗鉴赏,读懂诗意是前提和关键。通过设题引导考生首先把握诗歌的内容已成为命题人不断的追求。对古诗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词句含义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及信息的筛选。考生应对这种独立的题型有所认识,认识到这种题型不完全等同情感题,与形象题、语言赏析题、表达技巧题迥然不同,并能进一步把握住其答题要点。1.(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 从杜 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 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解析 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1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哭李商隐(其二)[唐]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注],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 踠:屈曲,弯曲。(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步步高】(新课标)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问题诊断与突破 第三章 古诗鉴赏 如何把握古诗的内容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