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纲考点考情分析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本课命题的立足点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等方面。主观题多以措施类为主,常与宏观调控、消费、收入分配等知识相结合命制。选择题多以民生问题为情境,考查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的理解。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①__________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②__________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第一要义是③__________。(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④____________方式,推动⑤__________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⑥____________,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考点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小康社会(1)总体小康的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特别提醒2020 年实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之间的阶段成就。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2000 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