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劝学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劝学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1页
1/7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劝学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2页
2/7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劝学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3页
3/7
第 9 课 劝 学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不停地学习!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重要的是如何把这种本能转化为一贯自觉的行动。关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集儒家之大成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对此作了精辟论述和循循善诱的解释。学习这篇文章,一要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二要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劝学》是荀况的代表作之一。荀子和孟子同属于儒家学术的派别,但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与孟子的认识恰好相反,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要保持自己的善性;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反省才能够弃恶扬善。荀子还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因此他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学宫的最高长官)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郇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他“荀卿”。著有《荀子》,现存 32篇。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譸跂跬步舟楫驽马骐骥锲而不舍蛇蟮中适中暴槁暴中规暴露曲弯曲舍舍弃歌曲房舍2.识通假木直中绳,譸以为轮(“譸”通“______”)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______”)君子生非异也(“生”通“______”)3.解多义14.辨活用譸以为轮(__________)其曲中规(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用心一也(__________)5.分古今例句古义今义博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假假舆马者爪牙蚓无爪牙之利黄泉下饮黄泉6.明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譸使之然也(____________)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劝学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