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专 题沁园春长沙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专 题沁园春长沙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_第1页
1/3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专 题沁园春长沙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_第2页
2/3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专 题沁园春长沙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_第3页
3/3
沁园春·长沙问题导学1.本词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2.这首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请以“湘江秋景图”为例,找出其中的精彩用词,并体会其妙处。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两个问句有何作用?自主探究本词中,词人的自我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文法导析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本词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 “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下阕虽着重抒情,却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喻为词人的不平凡的、超乎寻常的才气和品格,给人以伟大人格的崇高美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以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获得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词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2.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运用了多种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通过颜色的对比勾勒出一幅山红水绿的秋景;“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一个向更高处翱翔,一个向更深处遨游,给人极度舒展的自由感;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反映出新兴力量的积极向上和无限豪情;“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比,更能激发起一代青年改造旧山河的决心和斗志。这些对比,使词人所要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本词上阕重在写景,却景中有情;下阕重在抒情,却情中见景。情与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请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素材积淀话题集 锦(1)《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毛泽东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触景生情,关注到祖国的命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专 题沁园春长沙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