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33.萨福:存在于文本典籍之外的混沌意象萨福是现实中曾经有过的女人,也是和荷马同时代的女诗人,如果说,荷马代表的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源泉,而萨福便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但是,她的形象却如此蒙混不清,或者说,她是一个多面体的存在,令人扑朔迷离,无法去把握她外在或内在的种种特征。从公元前三世纪直到现在,萨福的名字就出现在诗歌、戏剧和各种著述中,她逐渐被神化或丑化,按照时代、人群及区域的要求,或被喻为慧善美的象征,或被描绘为皮肤黝黑、长相丑陋的女人。古希腊人十分称赞她,柏拉图曾誉之为第十位缪斯,是美丽和智慧和热情的化身;在他的枕头底下,什么时候都压着萨福的诗集。雅典首领棱伦,当他听到萨福的诗时,不由热泪盈眶,感叹道:只要我能学会其中一首,那么死也无憾。萨福的传奇就这样始终流传着,几乎成了任何时代人们心中的灯塔,来自于远古的浪漫之光。而到了中世纪时,因她的诗歌咏同性之爱,而被教会视为异端,她也成了化身为诗人的女妖。因为萨福侍奉的女神不是缪斯,而是爱神阿佛洛蒂特,这就注定了她的诗歌性感香艳,象山风摇撼橡树般的激情,最要命的是,她爱同性像爱音乐那样深。于是,决定了她和她的诗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萨福原有诗歌九卷之多,但目前仅存一首完整的诗章,其余均为残篇断简。以致只能在古埃及的废墟中,那些包裹木乃伊与棺材的纸草中,才能发现和找到萨福诗歌的碎片。 在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笔下,萨福是一个倾心于美男子法翁痴情女子。萨福倾述了她内心的深情:我爱过上百个人,作孽的爱;可是现在,你这冤家,以前为众人所有的,现在只属你一个人;你就是美,你的年龄最适合风流享乐,你的魅力是袭击我的伏兵。萨福最终为了这一位英俊的青年男子殉情而死。他冷漠无情,视萨福疯狂的爱而不顾,致使萨福哀痛不已,坠崖沉海而去。在薄伽丘的《列女传》中,他对萨福充满哀叹道:她在诗艺中得到的幸福,一如她在爱情中遭遇到的不幸:爱上一个青年男子,为了他的魅力,或者美貌,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屈服于难以忍受的折磨。他拒绝服从她的欲望,于是,悲伤的萨福写出哀悼的诗篇。我们是不是应该责备缪斯女神呢?当法翁弹唱诗歌的时候,她们肯为他移动奥吉及亚的石头,却不肯为萨福移动那位年轻男子的心。在现代作家埃里卡琼的《萨福的飞越》这本书里,诡异的萨福被拉进肥皂剧式的世俗生活中。萨福像斯嘉丽一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