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境污染(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课标解读1.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2.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3.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4.利用报纸或网络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以某地环境污染的实例来导入新课课前预习安排:阅读本节教材,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以及相应[思考交流]。→步骤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查预习效果。→步骤 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1”中[问题导思]。→步骤 3:教师能过[例 1]的讲解及[图表解读]中内容,归纳总结有关规律。↓ 步骤 6:教师利用[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并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 5:教师先讲解[探究点]然后用[例 2]来验证应用。←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2”中[问题导思]。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类型的划分。2.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环境污染的途径。3.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危害。(重点)2.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重点)环境污染及其类型1.概念: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1发展的现象。2.形成:(1)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2)废弃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有害。3.类型划分1.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应产生环境问题。此观点正确与否?【提示】 错误。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超出环境承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危害1.环境污染危害的表现(1)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2)破坏建筑物。(3)改变地球气候环境。(4)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① 直接危害:通过人体器官直接进入人体。② 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富集或环境积累。2.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马斯河谷、多诺拉、伦敦三地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1.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剧。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十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突现,但污染范围仍主要局限在城市地区,危害程度也有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