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然自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课标解读1.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2.重点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和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新课导入建议2012 年 7 月,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由于暴雨频繁,强度大,西南、江南、华北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入新课——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 P51-5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知识 1、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 P53-5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 P5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3、自然灾害多发区案例分析”。⇒⇒⇒⇓⇐⇐⇐⇓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分布。2.掌握分析主要自然灾害成因的方法。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1.自然地理背景(1)气象灾害严重① 东部频临太平洋,面对世界最大的台风源区。② 受季风环流控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2)地质灾害严重① 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② 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影响,地壳运动活跃。③ 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生物灾害严重:地域辽阔,多种多样气候、土壤和植被。2.人文地理背景(1)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2)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我国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为什么有增加的趋势?【提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1.自然因素与灾害分布(1)季风环境为基本控制因素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干旱:春秋两季,西北和华北地区。洪涝:夏季,东部季风区。台风、风暴潮:东南沿海地区。(2)地质地貌条件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叠加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