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考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印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成为重要的伦理问题。●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含义以及表现;知道四种错误的伦理观、价值观对环境危机的影响;了解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过程;理解健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的基本含义。●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环境问题的表现和错误的环境伦理观。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全球气候变暖使许多病毒和病毒宿主更为活跃;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森林与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蚊蝇大量滋生和繁衍;包括移民工人和难民在内的人口流动使传染病向更广的范围扩散。最近疟疾、登革热、脑膜炎和血吸虫病等传染疾病的再度抬头都是对环境恶化发出的警告。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犹如当头一棒,让我们每个人都清醒了过来——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我们的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发展不是片面的,科技不是万能的!保护环境,你我有责! 思考:环境问题有什么表现?我们人类应如何进行伦理反思?面对环境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方式二:情景导入1雾霾加剧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2013 年 1 月 12 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2.5 指数直逼最大值。PM2.5 可直接进入肺部和血液,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造成肺癌死亡率的增加。近一周以来,北京儿童医院日均门诊量接近一万人次,其中三成是呼吸道疾病。1 月 19 日后,雾霾杀了个“回马枪”,北京等地空气质量再现严重污染,“北京咳”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观察思考: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北京咳”的提出对唤醒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何意义?●教学地位分析本专题的核心问题是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框题首先讲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表现,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需要用伦理道德来调节,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走向全面觉醒,并由此引出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问题。所以本框在专题中起开篇立论的作用。2010 年山东考卷要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为题写出小论文要点,涉及环境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和含义。2010 年海南卷也涉及本考点。●教学流程设计⇒⇒⇒⇓⇐⇐⇐注①:建议教师对【课前自主导学】中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多提问几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