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标解读上述“课标要求”是从《课程标准》的总论中提取的一句。按此要求,学生应理解道德在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比较道德与法律的异同;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高度一致性;结合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的重要意义。●落实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道德的含义,理解道德在社会生活、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通过比较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解能力 , 认 同 我 国 将 道 德 建 设 与 法 治 建 设 紧 密 结 合 的 治 国 方 略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刚刚过去的 2012 年,关于道德的话题从未间断。从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揭晓,到道德模范故事汇(2012)全国巡演,从不断涌现的“最美”人物,到遍地开花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看到了这一年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成绩和努力。虽然也存在某些道德缺失事件引发人们对道德的拷问,但我们相信,对善与美德的推崇和坚守仍是我们心灵向往的方向。兴业安邦人为本,育人之道德为先。只要是有良知的社会,只要有人群生活的地方,不论何时何地,对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要求,都是一项带根本性的事情。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和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道德在个人生活中起怎样的作用?方式二:情景导入播放一段比较容易触动人心弦的交响乐《感动中国》。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古往今来,人们关于道德、道德修养、道德建设的研究和思考历久弥新。今天,同学们也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兴趣和关注选择了这门课。那么,道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究竟有何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题——《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教学地位分析《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是选修 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开篇之课。本框题是本单元其他框题和所有其他专题的基础,从道德与做人的关系讲起,说明道德在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既然道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