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 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 3.9 规定的“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要求。●课标解读本课标要求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具有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发展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在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矛盾;深刻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增强对改革开放 30 多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落实策略课前:自主探究,调查搜集。学生课前预习并搜集自己认为的矛盾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疑惑点。课上:参与生活,发现问题——理解生活,探究问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活动相结合。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完成本课教学目标。(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是机械运动的矛盾;在物理运动中,有吸引和排斤、正电和负电、吸热和辐射热等矛盾;在化学运动中,有化合与分解、阳离子和阴离子等矛盾;在生命运动中存在着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矛盾。社会运动中更充满着复杂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剥削阶级内部乃至被剥削阶级的不同阶层之间,都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也都存在着矛盾。1什么是矛盾?如何对待矛盾?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方式二:情景导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