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理解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认识文化创新的作用以及文化创新在新时代的价值和作用。激发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进行文化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策略通过[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三个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认知,并在[体验导行]中提升认识、加深认同。(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情景导入年光似鸟,事事如棋。30 年多前,中国在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拉开改革的大幕,30 多年后,中国人民共享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行;300 年前,数千万普通百姓走上“闯关东”的漫漫征途,300 年后,一部史诗般的《闯关东》创作完成。让我们再次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段——播放视频:《闯关东》片段问题:谈及《闯关东》等优秀作品的创作,有人认为,它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与聪明才智,你认为呢?方式二:话题导入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同时展示山东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并创造出众多有影响的作品的事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我们本土资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导入新课:乔羽先生之所以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歌词,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要素在其他的文化创新中是否同样重要?方式三:材料导入1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他把传统的民歌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方式四:典型案例导入(课前准备:确定采集民歌、童谣的活动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制定采集方案,确定介绍新民歌的人员和各自要完成的任务。)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深刻了解采集新民歌活动对文化创作有哪些作用、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师由学生的讨论导入本课。●教学地位分析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单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