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新人教版选修 31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知道资本主义在我国行不通的原因,结合相关史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探索历程,坚定对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与支持。●落实策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课堂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整节课都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课件展示材料)镜头一:康有为在《立宪法议》中说,现在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三种政体,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镜头二:邹容在他的名著《革命军》中写道: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在这部书中,他坚决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并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镜头三: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奋斗,但他建立共和国政体的尝试,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终归失败。孙中山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今天仍有人认为,如果效法欧美国家采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近代中国就能实现现代化。你能否结合上述材料和已有的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反驳这种观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方式二:情景导入到 2013 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 59 年的历程。1954 年 9 月 15 日至 9 月28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我们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呢?今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教学地位分析前面第一专题学习了基础理论,二、三专题学习了西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