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 学年高中物理 第 2 章 机械波教案 鲁科版选修 3-4第 1 节波的形成和描述(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3.知道什么是纵波、疏部和密部. 4.知道机械波向外传播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 5.理解波动图象的意义,知道波的图象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能区别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 6.掌握波的特征,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指出波长和质点振动的振幅.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定量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机械波的学习,激发学习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课标解读1.理解什么是机械波,知道直线上波的形成过程,知道波是传播振动形式和传递能量(或信息)的一种方式.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3.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知道波的图象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4.知道波长、频率的含义,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并能解答有关问题.●教学地位本节内容研究的是质点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过程,由于理解机械波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且是对前一章机械振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又跟以后学习的电磁振荡、电磁波有许多共同规律及特征,故这部分内容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其运动形式相对复杂,形成过程较抽象.因此是本章的难点内容之一,更是重点内容.(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你们能够发声是什么原因?(声带振动)为什么能听到老师说话呢?(耳膜振动)当我的声带在振动的时候同学们的耳膜有没有直接的振动?(没有)那我的声带怎么样引起你的耳膜的振动?(空气传播)——我们今天学习波的形成和传播.演示:让学生轻触脸盆的水面,形成水波;彩带波视频;让学生们站成一排,依次蹲下,起立模拟机械波体验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流程设计⇒⇒⇒步骤 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 1”(除例 1 外可再变换命题角度,补充一个例题以拓展学生思路)⇓⇐⇐⇐ ⇓⇒⇒步骤 10: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理解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形成过程.2.知道什么是横波和纵波.3.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和特点,能区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会应用它们解题.4.掌握波的特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