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的防治与处理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进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它工程领域。但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检查也比较困难,因此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中产生质量缺陷,断桩就是常常发生且难以处理的病害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治方法,对类似工程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工程概述 某高速公路主线桥桥台基础采纳钻孔灌注桩设计,设计桩长 21m,直径 1.2m,桩基地质层如图 1(桩基剖面图),底部 8m深为中砂砾层,钻孔灌注桩完成后,在进行桩基小应变检测时发现0#台的 4#桩在桩长 17.5-18.0m 处无桩长反应,根据小应变波形图推断,确定该桩为短桩或断桩。 经对该桩钻孔钻杆的长度以及孔深的检测和灌注砼时埋设导管长度的原始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桩实际施工长度已达到21m,不可能为短桩,应是断桩,至于断层以下桩长无检测应变波的反映,只能是断层比较严重。根据该桩所断位置接近桩底,已经超过零弯矩点以下的特点,决定使用压浆补强法进行处理。 2 、补强处理过程 2.1 施工准备 首先明确现场处理时的各道工序负责制,并委派专业工程师对处理过程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的控制,保证处理质量。 其次准备好所需钻孔、压浆等机具,由于施工现场极不平整,加上灌注桩的桩头外露钢筋挡视,须在该桩头上部搭设一个悬空工作平台,以保证钻孔、压浆作业。 2.2 钻孔取芯近一步检查验证 由于断层较深近桩底,因此钻机在钻孔过程中一定要不停 地对钻机主轴进行垂直度校正,防止钻孔到不了 17.5~18.0m 处就斜到桩壁以外,无法安排下道工序。同时,在钻机(可选用砼取芯机 G-210 型)钻孔取芯过程中,要对每节混凝土芯样进行仔细分析总结,密切关注芯样的变化情况。 现场情况表明,该桩取芯到 18m 以上都完好无损,且无夹泥,混凝土的强度也较好,而在 18m 后无完整的混凝土,芯样中除蜂窝状夹带个别石料且很不成型的砂浆外,几乎就是中粗砂。这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小应变检测和实际是相吻合的,基本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其二证实了该桩钻孔深度达到了设计深度 21m,只是在灌注第一盘砼时没有封住导管,加上沉淀过快,导管在砼开盘前已经被中粗砂砾淤埋,之后在操作导管时可能过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