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1937年抗日战斗爆发,北京高校、清华高校和南开高校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高校”。当年,这三大所高校的优秀老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精彩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为此,我仰慕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同学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同学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郁的幽默感,用来应付恶浊和穷困。联大的校舍特别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同学根本听不到老师讲课。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学校培育出了邓嫁先、杨振宁、朱光亚等享誉世界的名人。从西南联大的勉词“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遗忘失掉的家乡,莫辜负宏大的时代,莫耽搁珍贵的辰光。抓紧学习,抓紧预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们,要利用珍贵的时间,要制造宏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中,我已深刻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刚毅坚卓、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行。相比之下,我们现在高校的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像他们那样刻苦学习,而且时常为生活锁碎和小困难苦恼。正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说,“青年人不要总是想着社会能为你供应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看完西南联大启示录之后,我也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学校能为我们供应些什么,要反思我们能为咱们可爱的校内——广技师做些什么。”盼望我们在踏进这所高校时,以能进来这所学校感到骄傲,将来离开这所高校时,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豪。今日我们纪念联大,不只是为了缅怀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傲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慢用他们孱弱的肩膀做出了这样的伟业,传承了我们民族赖以长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索如何让今日的中国可以消失像联大这样有生气、有信仰的学校,实际上也只有这样的学校,才可能带给国家盼望和将来,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矗立不倒!诚然,西南联大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将永记史册,它所释放出的力气将永久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斗、奋斗!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