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1.(2018·山西五地市联考)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传出神经末梢与骨骼肌共同构成效应器,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图中a、b、c、d为可以进行电刺激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a处,肌肉收缩,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③处释放,在②中通过________与①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答案(1)无完整的反射弧参与(2)扩散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3)实验思路: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解析(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刺激a处,肌肉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2)由图可知,③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间隙,①为突触后膜。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3)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则其实验思路可为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偏转情况。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2018·安徽十校质检)如图甲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示意图。将一示波器连接在D上,用不同方式同强度电刺激A、B、C产生如图乙所示波形(Ⅰ:单次电刺激A或B;Ⅱ:接连电刺激A;Ⅲ:单次电刺激C;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请回答:(1)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作____________。(2)静息电位大小是影响细胞兴奋性强弱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当静息电位由-70mV变为-7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此判断C释放的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3)单次电刺激A或B不能在D上记录到动作电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即在相邻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叠加。通过Ⅱ和Ⅰ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请用图甲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空间总和效应。(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突触小体(2)外减小抑制(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A和B,观察示波器上是否产生与Ⅱ相同的波形解析(1)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2)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当静息电位由-70mV变为-75mV时,神经细胞更难兴奋,细胞膜的兴奋性水平降低;由此判断突触小体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时就不能在突触后神经元上记录到动作电位。(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A和B,观察示波器上是否产生与Ⅱ相同的波形,若有则说明多个阈下刺激对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空间总和效应。3.(2018·衡水中学分科测试)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