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禁毒宣传资料,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 357 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一、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加强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苦恼和痛苦、毒品给人带来欢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二、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对抵制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我省的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1991 年,在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了三禁(禁贩、禁种、禁吸)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1999 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召开全国禁毒工作会议,及时将三禁并举调整为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使禁毒工作方针更为完整、更为全面。 四、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 357 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