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和大家沟通的是二年级下册《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向大家简要介绍。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老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 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育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 三、教学目标: 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第 8 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假如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五、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沟通,初步学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