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老子》五章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二、老子以及《道德经》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 580 年~500 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进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进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学习第一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一)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制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5、段落小结:(出示幻灯二) 老子设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