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1.三年级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 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以招吉祥”。 2.三年级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重阳节诗歌: 《九月重阳》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3.三年级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重阳节诗词: 九日黄楼 [宋]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 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4.三年级小学生重阳节黑板报文字内容 1、送你一棵幸运草,愿你好事连连有;敬你一杯健康酒,愿你欢乐又长寿;送你一条短息语,祝你重阳节日乐! 2、喜鹊喳喳叫,财神入家门,奖金多多发,大笑乐开怀!红霞满天夕阳美,天地五洲任我游,节日登高了望远仕途青云平步上,事业成功一帆顺!祝重阳节步步高升! 3、九九重阳,遍插茱萸,登高望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