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知识整合由于本章公式较多,且各公式间又相互联系,因此,本章的题目可一题多解.解题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法外,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等也是本章解题中常用的方法.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是指速度、位移公式的运用,即基本规律的运用,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物理量的正负.2.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v0+v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中间时刻速度法“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 等于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适用于任何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4.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五个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5.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6.图象法应用 vt 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7.巧用推论 Δs=sn-sn-1=aT2解题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Δs=sn-sn-1=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 Δs=aT2来求.图象问题【例 1】 (2013·梅州模拟)一遥控玩具小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15 s 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B.20 s 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C.前 1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3 m/s2D.前 25 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前 10 s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3 m/s,加速度为 0,所以 C 项错误;10~15 s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 30 m,A 项错误;15~25 s 汽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m/s=-1 m/s,B 项正确,D 项错误.答案:B【例 2】 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A.物体在第 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 6 s 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第 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0.5 m解析:物体在前 2 s 内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A 项错误;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 vt图线的斜率相同,故加速度相同,B 项正确;物体在前 4 s 内的总位移为零,在第 2 s 末和第 6 s 末离出发点最远,最大位移为 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