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中学数学讲学稿(九)内容:函数的图象 课型:新授 时间:2008.4 审核:高一数学组 执笔:苏笃春 适用层次:特招、普通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五点作图法领会图象变换原理 2、掌握由已知图象求解析式学习重难点:函数图象变换及图象的对称性学习过程:一、预习·课前预备 1、自学教材 P109-117的内容,并提出疑问。 2、用五点法作出(1) (2) (3) (4) (5) (6)的简图以上函数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的联系是什么? 3、函数 的振幅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二、自学·合作探究 4、作出函数的简图。 练习:作出函数的简图并求周期及单调区间。 5、说明函数的图象是由如何变化而来的。 6、如图所示为 的一段简图求 其函数解析式。 7、如图函数 图象的一段(1)求解析式; (2)求与这个函数关于直线对称的函数解析式。三、应用·探究 8、(1)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恰好关于直线对称,求的最小值。(2)当为何值时,函数 是奇函数 9、已知函数,(1)设是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求的值;(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10、已知函数定义域为值域为,求 的值。四、课后巩固A 组 11、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上的所有点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向右平移 12、函数 以 2 为最小正周期且能在时取得最大值,则的一个值是A. B. C. D. 13、函数的振幅是 ,周期是 ,初相是 。 14、由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的图象。 15、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 16、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等于A. B. C.1 D.-1 17、已知满足,则当取最小值时的的集合是 。B 组 18、若函数对任意的都有,则 。A.3 或 0 B.-3 或 0 C.0 D.3 或-3 19、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且,则函数在上是A.增函数 B.减函数 C.可取得最大值 M D.可取最小值-M 20、已知函数(1)求的最小正周期和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的方程;(2)求的增区间(3)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答案:6、 7、(1) (2)8、(1) (2) 9、(1)为偶数,为奇 (2)10、或 11、D 12、C 13、2,, 14、左,15、 16、D 17、 18、D 19、C2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