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 29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风能、________、潮汐能、________等。(2)非可再生能源。① 类型:主要包括______、石油、______等矿物能源。② 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________的破坏。答案:(1)水能 生物能 太阳能 (2)① 煤炭 天然气 ②生态环境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________。(2)市场________。(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________。答案:(1)开采条件好 (2)广阔 (3)便利 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答案:大同 平朔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运输为主、__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答案:铁路 公路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_______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2)发展炼焦业:为____________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________。答案:(1)坑口电站 (2)冶金工业 焦炭 以练促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如何正确对待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据此完成(1)~(2)题。(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解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源。因此,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1)D (2)B 1.措施:进行____________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______________、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2.效果:形成____________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答案:1.(1)产业结构 煤—焦—化2.多元 升级 1.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问题的成因(2)治理措施:通过工程及__________,结合土地的________,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________________生产基地。答案:(1)露天矿 (2)生物措施 复垦 蔬菜、水果及肉蛋奶2.“三废”的治理。(1)“三废”的产生:燃煤发电、________、炼焦等。(2)治理措施。① 以________为先导。②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③ 提高煤炭的____________和废弃物利用技术。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