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教学模式及其改革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规格、质量的人才。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评价传统、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传统教学模式评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直到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原理,使教学论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的科学。但真正完整地建立教学模式,则是从 19 世纪赫尔巴特开始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传统教育。他将心理学运用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主张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安排教学。他认为,观念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强调教学过程的统觉作用,并由他的关于人的本性是中性而被动的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教师由外部提供的知识信息,从而形成他的心理。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与这四阶段相应的心理活动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赫尔巴特首次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无疑,这是对教学论研究的巨大促进。此后,赫尔巴特的弟子赖因根据当时传授知识的需要,又将“四阶段”教学模式扩展为五步骤: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盛行欧美并传入中国。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四阶段”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环节”的课堂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影响很大。建国初期我国各科教学都严格地执行五环节结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的传统教学一方面来自孔子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包括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对其进行正确分析评价是搞好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提。应该看到,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以及与其相应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率、大容量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的透彻讲解可以使学生迅速扫清认知上的障碍,大量的练习巩固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五环节的安排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符合认识规律,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稳定时期,能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