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课 题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计划课时 2 节教学目标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4、掌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重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分析推理法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那么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主要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3、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牛顿 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知识点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三同① 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三异① 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三无关① 与物体种类无关;②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内容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对 平衡力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