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2)知道德布罗意波长和粒子动量的关系.(3)了解牛顿力学的局限性.2.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实物粒子和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区别联系.(2)学会利用公式 λ=h/p 简单地计算物质的德布罗意波长.(3)能够结合物质波的概念理解玻尔的轨道假设的局限性、牛顿力学在微观世界的局限性.3.德育目标:(1)了解在揭示物质波的过程中体现的“亦此亦彼”的认识论.了解这种先进的认识论可以有意识地抛弃落后的“非此即彼”的认识论,从而建立科学的认识观.(2)在物质波理论的学习中,进一步强化有关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验——理论假设——进一步实验——修正理论或提出新的假设”.(3)了解人类的认识都是有一定时期局限性的,没有在一切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二、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利用公式 λ=h/p 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难点物质波的概念、通过物质波的概念认识“轨迹”描述的局限,进一步了解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四、教学方法本节讲述的是微观粒子二象性,利用已学习的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知识并与之相联系、区别可以加深对物质波的理解.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对物质波本身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培养用概率描述粒子运动等新的观念,最后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认识论观点,认识事物的正确观点是“亦此亦彼”的观点,而非“非此即彼”的绝对认识论.对于物质波,学生在生活中没有直接的感性经验.在教学中,要在计算后比较有关的波长的数量级增强了解;要多利用直观教具,如:球形电子云模型、纺锤形电子云模型以及有关电子云动画描述的教学录像.有了直观教具和这些形象的描述学习会更加轻松.五、教学用具球形电子云模型、纺锤形电子云模型、电子云的有关教学录像.六、课时安排1 课时用心 爱心 专心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概率波);[教师]请问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怎样描述光子在空间的位置?[学生]光是一种概率波.光在空间的位置由不同位置出现概率的规律来描述.2.回顾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过程:[教师]我们最早知道①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支持微粒说.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一些现象.微粒说对有些光学现象的解释感到困难.② 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③19 世纪,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实验和光电效应的发现,最后统一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的波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