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高中数学 1-1 充分 必要 充要条件学案 新人教 A版选修 1-1【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结合具体命题掌握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方法.【学习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学习难点】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问题导学】回忆:命题的基本形式是 ;其逆命题是 否命题是 ;逆否命题是 新课:知识点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1、分析下列两个命题:① 若3x,则2x ② 若22bax,则abx2 命题①②都为 命题(真或假) 发现: 3x2x, 22baxabx2 归纳:一般地,“若 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 p 通过推理可以得到q ,即 p 可以推出q ,记作: 并且p 是q 的 , q 是 p 的 (充分理解必要条件:p q 的等价命题是:pq ,即若q 不成立则 p 不成立,故q 是 p 成立的必要条件,注意:q 成立不保证 p 一定成立)2、若 p q 则称 ;q p 即 ; 若 p q 且q p 即 p q 那么 p 是q 的 3、若 A 是 B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等价于 ; 若 A 是 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等价于 ; 若 A 是 B 的充要条件,等价于 ;若 A 是 B 的充分条件,则 B 是 A 的 ;若 A 是 B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 B 是 A 的 ; 若 A 是 B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等价于 知识点二:集合间的关系与充要条件若 AB,则 A 是 B 的 ;若 AB,则 A 是 B 的 ; 若 A=B,则 A 是 B 的 ; 若 AB,且 BA, 则 A 是 B 的 ;知识点三: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方法 定义法,集合法,等价法【典型例题】例 1、设甲、乙、丙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丙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那么丙是甲的 例 2、判断 p 是q 的什么条件① o180:CBAp :q A、B、C 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1② 00:,00:,,abbaqbapRba ③ 2:,2:bcaqcabp ④ 0:,2:xqxp ⑤ Axp:或Bx BAxq:⑥ 1:,0)(:abqbaap ⑦ 11:,423:,xqxpRx⑧ 0:,0:aqabp或0b (多角度分析)例 3、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cbcabcba222,这里 cba,,是△ABC 的三条边.2【基础题组】1、设原命题“若 p 则q ” 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