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胶党性教育基地学习感受与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六篇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学习感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8 周年,在党的生日前夕,我有幸参加省委统战部党性教育培训班,赴威海胶东党性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参观、接受教育,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威海,自秦朝便有“始皇东巡”“文山召士”的传说,到明代,因倭寇频扰,朝廷在这里设“卫”并取名威海,有“威震海疆”之意。因着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自古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也因着这一原由,威海成为了甲午海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重的一笔。 1840 年鸦片战争敲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摇醒了沉睡千年的天朝上国梦,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第一个尝试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苦心经营北洋水师,耗费巨资配备当时最先进的战舰和装备、引进西法操练士兵,使之一跃成为亚洲最强水师。但是如此盛名在外的北洋水师却经甲午一役灰飞烟灭,竟不敌日本这样一个蕞尔小国。面对一张张来自历史的黑白照片,面对记录着海战血与火、痛与泪的影像资料,面对被战后不平等条约瓜分的中华大地时局图,除了屈辱、哀思,我们更需要思考和警醒——甲午一役,我们究竟败在何处? 清廷的腐朽统治首当其冲。北洋水师建成以后,虽盛极一时,但由于朝廷屡次克扣和停发军费,使得北洋水师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转,愈来愈难以为继,至战前已经是外强中干、败絮其中。这背后,既有君臣矛盾,亦有臣臣争斗,波诡云谲的王权政治,是笼罩在北洋上空无法驱散的阴霾。彼时的清王朝在慈禧的掌控之中,慈禧想干的事,自然是国家头等的大事,所以修一个园子、过好 60 大寿,这比北洋水师重要多了,况且雨还没下,谁人想着撑伞?另外,慈禧对汉人大臣始终心存疑忌,她虽倚重李鸿章,但也因李鸿章的淮军实力最强,又是直隶总督,位高权重不得不防。这是君臣矛盾。两代帝师、户部尚书翁同龢与李鸿章素有不睦,而正是他掌管国家银库的钥匙,这样便处处刁难北洋水师,不予拨付军费。这是臣臣争斗。如此上层乌烟瘴气之下,怎么可能诞生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深的桎梏。当欧美各国纷纷踏入电气时代,连日本也完成了近代化进程之时,中国还在维持着封建帝制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那个时代中没有人能够超脱于历史,以上帝视角看清时势。洪秀全、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各路仁人志士都在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做了艰难的探究,但因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