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_第1页
1/12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_第2页
2/12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_第3页
3/12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 作者:沈玲玲张小娜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一、县乡财政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省为例 山东省现有总人口 9125 万人,总面积 15.67 万平方公里,下辖 17 个地级市(其中青岛为计划单列市),142 个县级单位,1691 个乡镇级单位。近年来,通过实行推动县级综合改革、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山东省县域经济有了长足进展,县乡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94 年到 2025 年,县乡地方财政收入由 75.86 亿元增加到 1355 亿元,年均增长 22.7%;县乡财政支出由 126.06 亿元增加到 1832.62 亿元,年均增长 24.99%。与其他沿海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省县域经济进展仍显缓慢,县乡财政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增资政策的连续出台及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县乡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县乡财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是以牺牲部分必要的公共支出为代价根据事权与财力配套的原则,县乡财力应当满足本辖区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公共事业进展和指导社会经济走向等三个层面职能的需要,而目前的县乡财力距离这一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县乡支出需求进一步加大。2025 年至 2025 年间,日照、济宁、泰安、聊城 4 地的县乡财 政 支 出 年 均 增 幅 比 财 政 收 入 年 均 增 幅 分 别 高 出4.8、2.18、4.24、0.57 个百分点。[1]目前县乡财政收支平衡是在不允许出现赤字预算的情况下,以牺牲部分公共支出为代价的平衡。 (二)县乡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用事业进展滞后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包括地、县和乡)担负着相当沉重的支出责任,特别是县乡两级,它们共同提供庞大而重要的公共服务,包括 70%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和 55%-60%医疗支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基层政府几乎丧失了自有收入来源。由于县乡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其他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的能力非常有限,根本没有能力履行公共财政的部分职能。 (三)部分财政困难县乡存在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现象山东省困难县乡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问题是其财政困难的集中反映。县乡欠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具体表现有两个:一是在时间上欠发,即不能及时发放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二是在标准上欠发,即不能足额发放行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体制视角谈财政建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