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试题2.1916 年,云南学子段誉到北京求学,北京的云南同乡极力向他推荐一本当时广受欢迎的杂志。详细阅读后,段誉“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本杂志应是A.《民报》 B.《新民丛报》 C.《新青年》 D.《湘江评论》3.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 。 诸 所 受 命 者 , 其 尊 皆 天 也 , 虽 谓 受 命 于 天 亦 可 。 ” 这 位 儒 学 大 师 是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涵中的“非攻”“和为贵”等思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主张“非攻”的是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5.《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A.提高臣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B.传承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C.鼓励臣民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D.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荣捷教授说:“朱熹在重新肯定儒家的基本学说时,也同时带给了儒家学说新的转变……它使儒学有了整体、和谐的发展,赋予了儒学一个新的面貌。”朱熹思想所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7.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 A.民主和科学 B.彻底废除旧制度C.新思想新文化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8.胡适在其 1918 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这样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那么,“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两种人都批判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主张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9.《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忠义堂原叫聚义厅,晁盖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里面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 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0.《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第三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