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课标要求: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国际建立及斗争的史实;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分析其性质及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第二国际建立及斗争的史实。(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教材及教师补充的相关材料,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分析历史问题要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结合巴黎公社发生的背景认识其发生的突发性,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其失败的必然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精神的体验,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教学课时:1 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意义。难点: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及成因。教学建议:(1)、第一国际的建立:①、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背景,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高涨,是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第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而努力工作,是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观条件。因此,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②、第一国际的性质及任务,从第一国际的组成情况来看,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第一国际把支持、声援、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同时把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③、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及领导,马克思虽未担任第一国际主席或总书记的职务,但由于总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他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因此马克思主义实际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2)、巴黎公社①、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立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工人是在祖国处于危急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的。②、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在教学中,建议教师注意:要突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用心 爱心 专心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内容,并且从中分析出它们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说明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