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2.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感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本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即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懂得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即向政府信访机构举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新闻媒体曝光等;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的权利,合法地使用监督权。 本框是《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第四框题,是对第一课第二框题“监督权”的深化。本框是对公民如何参 与民主监督进行概说,下设三目。第一目“谁监督、监督谁”是情景导入,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及意义;第二目“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是情景分析,所 阐述的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讲三层意思。首先,教材承上启下,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引出民主监督。然后,教材详细说明了什么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监督权。最后,教材详细说明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有哪些合法的渠道;第三目“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是情景回归,与前三框一致,这一目的情景回归也是落在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二、学生分析1.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框的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比较深入、系统的认识。2. 心理特征和思维品质:高一年学生的特点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思想活跃,关心时事,关注生活,具有较强烈的成就意识、表现欲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渴望。但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薄弱,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有待加强。3. 学习需求:要求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能拓宽知识面,培养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2. 理解公民的民主监督的重要性。3. 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能力目标】1. 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提高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的认识,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逐步增强和提高行使监督权的能力。3. 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2. 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3.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