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农业1、耕作方式: ①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 春秋战国: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③ 汉代: 普及全国,二牛抬杠(西汉) → 一牛挽犁(东汉)④ 唐代:出现了结构更完备的 (耕犁基本定型)。2、土地制度: ① 原始社会:土地集体公有制② 商周: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③ 战国后:封建土地私有制3、不利农业发展的因素: ①赋税沉重:②徭役繁重;③ 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根本原因: 的存在)4、水利事业: ① 传说英雄: 治水② 著名工程: (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郑国渠(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筑);西域(西北地区)的特色灌溉工程 ,使干旱地区得到灌溉。③ 治理黄河:东汉 治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④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代) 5、认识: 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古代中国手工业1、经营形态: ①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自然经济的基本单位② :产品工艺高,不入市场③ 私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市场2、手工业部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麻和葛)开始烧制陶器商周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生产规模大,水平高。由陶向瓷过渡 出现人工冶铁战国生铁(铸铁),炼钢,淬火工艺汉代技术高超,通过丝绸之路行销欧洲,中国被称为“ ”制度:铁业官营; 燃料:煤; 鼓风:水排南北朝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 、邢窑 (“南青北白”)唐三彩(陶制品);宋代 推广到闽粤等地有了以煤做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景德镇:瓷都 青花瓷明代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生产方式 清代 瓷器,珐琅瓷三、古代中国商业商业生产和转运“市”的发展商业城市战国开始兴起秦代对“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商运活跃,开通海、陆 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有东、西 9 市,市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界限分明。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南北朝 形成,且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市、坊界限分明长安、洛阳、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宋代海外商运繁荣① 市首次突破了原先 和 的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