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讲叙汤圆的历史讲叙汤圆的历史为什么叫“汤圆”-讲叙汤圆的历史汤圆历史非常悠久,是宁波的闻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颖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另一种传奇,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毁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奇中汤圆名称的来历。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食用留意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肯定要特殊留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开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热量”,肯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就应特殊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汤圆馅种类繁多,其中油脂含量均较高,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上升;花生、芝麻、豆沙馅等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殊留意;对于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汤圆;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复发的可能。养分价值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削减热量摄取;若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是无馅小汤圆,汤可以用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无馅料小汤圆还可以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奇,也可使用红糖及姜片煮汤圆以去除寒气,或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增加养分含量;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习俗文化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聚”“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利,故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from本文来自九象.9xwang.com,全国最大的免费end#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似乎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渐渐变短。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分,在山野进行祭祖较为便利,也借此郊游,起消遣身心作用。制作方法芝麻汤圆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做法: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现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水磨汤圆原料:压干的新奇水磨粉1500克,澄沙馅1000克(如用鲜肉只需750克)。做法:1.取水磨粉250克,用适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