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内环境的重要性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方法设计新课导入一 、 内 环境 的 动 态变化回顾旧知识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里所说的“外界”是什么?“内环境”。细胞就是通过细胞膜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满足代谢的需要。内环境的成分和作用是什么?上次课结束前布置作业: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 pH 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下面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取甲乙两个洁净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 pH 试纸检测。然后,向 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 HCl 或 NaOH,摇匀后,再用 pH 试纸检测。教师展示实验结果,提问:甲、乙两支试管在加入酸或碱后 pH 变化有何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课前完成“调查家庭成员 体 温 日 变 化 ” 的 调 查 任务。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回答问题。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 ℃,处于动态平衡中。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情况。学生形成获取素材、分析数据以及 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启发学生思考回 忆 已 有 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温度、酸碱度外,还有渗透压,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否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请同学举例说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出示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先说明各检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然后提问:1. 每 种 成 分 的 参 考 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