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琅琊中学高中语文 7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清正义与邪恶。 2、探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者对词语的妙用,从而了解作者语言特色。 3、明确人物形象,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写作背景,明确字词读音,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我国文坛上一位璀璨的巨星写下的。 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 。二、背景及字词:1、背景简介:请同学们看 P27,注释① 。大家看看,刘和珍遇害的时候才 22 岁,也就是跟老师的年龄差不多,段祺瑞政府对请愿的人们是如此的残忍。鲁迅先生一向都很爱护进步青年,当他知道这件事情,可想而知,他会多么的沉痛,多么的惋惜,多么的愤恨。2、字词:我们一起来看题目《记念刘和珍君》,这里为什么是“记念”而不是“纪念”呢?其实这与当时鲁迅所处的时代有关,那时候白话文兴起不久,人们对字词的使用还没有很规范,注释⑧“那”字是一样的道理。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一下子就成熟、完美的,它们都经过粗糙的起始阶段,然后才慢慢的发展、完善,就像我们现在通用的白话文,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不规范,我们要懂得包容和理解。听录音,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 ) 杀戮(lù) 殒身不恤(yǔn)(xù)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① 写作缘起,纪念死者。② 唤醒庸人,牢记血债。1③ 刘和珍概况。④ 刘和珍遇害。⑤ 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 惨案的意义。2、合并归纳: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