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论孙中山 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在这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想就这位中国人民伟大儿子的生平和活动,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他生在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开始统治世界之前。他出生的时候,国内的封建王朝刚刚受到天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震撼,我国人民还刚刚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接触。 当他离开人间的时候,帝国主义力量正不可一世,欧洲列强处心积虑要瓜分我国领土,近邻日本的军国主义也不断威胁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生存。国家被军阀们分割成几部分,他们各自直接或间接地同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在他们割据的地区垄断军械弹药的进口。当时四分五裂的中国,已成为帝国主义肆意夺取的猎物。 今天,中国发生了多么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搬掉了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统治和官僚资本垄断这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不但胜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中国人民紧密地团结一致。我们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和经济在本质上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而帝国主义则开始瓦解,并且正面临者无可逃避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那末,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来纪念孙中山呢?我想,这是为了使我们永远怀念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这位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我想先谈一谈孙中山的性格。 孙中山是一个有远大目光和深刻预见的人。因此,他的一生是一个顽强的革命者的一生。他一开始就不相信封建王朝,而随着革命的发展,他对人民则产生越来越大的信心。他看到了官场的腐败,统治者对人民作威作福、对帝国主义则俯首帖耳,于是他决心推翻清朝。同他成为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他的同时代人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他们虽然充分了解君主政体的种种弊端,但是不信任人民,不敢进行革命和建立共和政体。他们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康有为后来甚至于参加了妄图拥戴清帝复辟的小集体。 六十多年前,一九 O 五年七月,孙中山在对东京华侨和学生发表的演说中,驳斥了君主立宪的纲领。他说:“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 (1) 孙中山有信心和勇气宣布这个主张,因为他坚信中国人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日本,甚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象梁启超这样的改良主义者却硬说中国人民只能模仿和追随西方,没有能力超过西方。在西方国家面前,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