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国培心得 顶着有点料峭的寒风,我踏上了开往省会石家庄的火车。因为从 XX 年 2 月 18 日开始,我将参加为期 10 天的由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 XX——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老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初中信息技术培训班。 报到后,安排好食宿,躺在床上,我开始期盼第二天早点到来。因为这次培训是“国字号”培训,这样的机会对我们这些普通农村老师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这样的“小学科中的小学科”(袁志平语),很少有出门学习的机会,更别说是倾听国内在信息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现场授课。短短的 10 天时间,课程安排的满满的。每天都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运动,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整个培训期间,我每天都早早赶到教室,尽量占据前排位置,希望能和专家近距离的接触。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老师在学校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很多时候还要承担其他琐事。比如帮其他学科老师制作课件,摄像录课,学校的网络运行维护及打印等文秘工作。以至于信息技术老师更侧重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学习,反而忽视了作为老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训练。在绩效的环境下,学校领导看的是教学成绩,这些琐事好像又不算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量。可这些工作你又不得不干。以至于信息技术老师成为介于“老师”和“教辅”之间的边缘人。地位如此尴尬,很多信息技术老师牢骚满腹。对于这种现状,为我们授课的专家教授均深有体会。石家庄九中的李新良老师用了最经典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来安慰我们,中央电教馆的刘雍潜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信息技术老师转变观念,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本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效果后自然地位就升上去了。这些专家教授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他们平易近人,话语亲切,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博士妙语连珠,他的精彩讲座总是博得学员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短短十天,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除了认识上的提高,我们更接触了一些在平常教学工作中没有用过甚至没有听过的先进软件技术。石家庄军械学院的李铮铮老师为我们介绍了moodle 这一全球流行的网络课程平台,河北师范大学的王润兰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一开发大脑潜能的先进工具。这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念是根本,技术是支撑”。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有用,为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专业进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