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骑虎岩风景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到骑虎岩风景区旅游。当我们的汽车穿过这狭隘的山谷之后,就到达了骑虎岩的第一站——骑虎山庄。骑虎山庄正在筹建中,现在大家看到的仅仅是骑虎山庄的园林小品。这里距离骑虎岩寺大约有1.3公里。在这奇石的世界。每块石头都有一段迷人的传奇。“仙凡界此”,这是骑虎岩的界址石,相传是建寺院的骑虎岩和尚所划定,古时侯,选择庙址应远离人尘,也就是说应选择在听不到鸡鸣的地方。这石头,因年月久远,原来“界址石”三字已模糊不清,后人在这石头上建起了界址碑,以划清凡间与仙界的界限。“醉仙石”,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奇。有济公的传奇、吕洞宾的传奇,还有乞丐仙的传奇。既是传奇,就无从查证。后来以李白醉酒的形态勒塑在石上,因为李白聚“诗、儒、吏、仙于一身”。“醉仙石”后面将建筑骑虎山庄,大家可以先看看这张效果图,这里将是将来的餐饮服务区。“出水芙蓉”,最早是山民们过河时观看水位的石头,俗称“莲花石”,当“莲花石”露出水面时就可以平安过河了。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后来因河床降低,“莲花石”大部分露出水面。现在这一景观,是依据《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结合佛教中圣洁人物——观音菩萨建筑而成,目的是鼓舞世人洁身自好。“天壶”,是建筑在“别有洞天”洞顶一块大石头之上,只要你站在天壶底下的“别有洞天”洞口,仰视那晶莹透彻的水柱从天而降,飘飘洒洒的水雾充满着你的全身、直沁你的心肺,这时,全部的旅途劳顿全都烟消云散。走过铁索桥,对面就是游子亭,这亭子对联的由来,在《中国对联民间故事》中全文发表。联中寄予着海外游子对家乡眷恋之情:“凤影、仙踪、佛手,古岩遗神韵;晨钟、暮鼓、吊桥,游子动归心”。这是主景区入口处的三星岩。眼前,浓荫下的石洞里,“福、禄、寿”三尊石雕神象正慈爱地看着我们,假如你有兴致的话,可以向“福、禄、寿”三个石灯笼中投掷铜钱,以祈“三星拱照”,它肯定会给你带来好运。假如投不准也没有关系,铜钱掉到前面的放生池中,也算是为池中的锦鲤、鸳鸯、乌龟等另类生命献上一片爱心。“三星岩”上“骑虎岩”三个大字是原中宣部副部长、全国科教文卫体常务副主任翟泰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丰所题。骑虎岩的造园者们真是匠心独运,把两块再简洁不够的石头布置得出神入化,这一块石头本是用来支撑那空心古杨梅的,造园者们将“古梅神韵”四个大字刻在石头上面,并涂上墨绿的颜色,这一来,就使这株植于宋代的杨梅古树布满了神奇的颜色。陈设在出水龙头上面的石头更是巧夺天工。它横架于两块小石头之上,前后透漏,其上“圣泉”鲜红大字很醒目地吸引着游客。这“圣泉水”是全封闭的深山泉水,没有任何污染,冬暖夏凉,喝一口会使你长命百岁。骑虎岩历史悠久,不少文人墨客来到这里,寺院前面的“诗、词、联、赋长廊”就是他们历史脚印的见证。清代举人林逢春留下“骑催千里风尘断;虎啸一声山月高”的对联,概述了骑虎禅师的传奇。林选粹留下的《七绝》,更是直接地反映了他远足骑虎岩流连忘返的心情:“飞凤岩中景色幽,森木欣茂水悠悠。高山耸峙真仙界,所惜欢游难久留”。我们再到寺院前的凤尾花园去参观佛手茶发源地。站在凤尾花园向山上望去,你不难发觉这地形多象一只振羽腾空的绿色凤凰,左右两座“C”形小山即凤凰的翅膀,我们所站的位置是凤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凰的尾巴,寺院建筑在凤凰的脊背上,在寺院与凤尾之间那个小土坡就是凤尾雉,凤凰的头朝上,堪舆学上称此穴为“飞凤朝天”。大道和尚就是在凤尾雉上嫁接栽培成佛手掌茶,这一只石雕佛手果就是纪念大道和尚对佛手茶的贡献。佛手茶的传奇经受在这碑文里也都有记载。这一人多高的“茶”字石刻,是我国最闻名的乌龙茶专家、101岁高龄的张天福老教授所题,旁边注有:题赠佛手茶发源地——骑虎岩。南侧面立石是我国闻名书法家刘宝麟先生所题。前面石桌上那只石雕小茶壶和不停转动的水车,是象征着佛手茶是从这里发源,然后传播到全国各地。走进寺院,你...